課堂選讀資料的講解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張  元

 

    今天,教師在電腦上編輯教材,熟練地操作單槍投影設備進行課堂教學,已經十分普遍。這樣的做法,非但利用了先進的科技成果,豐富了課程內容,同時也革新了教學方法,無疑已成了一股潮流,儼然有取傳統教學方式而代之的態勢。任何新方法的普遍採行,都有其重大意義,我們都應密切關注,進而學習使用;但並不表示舊的方法一無可取,必遭淘汰,課堂教學方面,尤其如此。例如,最傳統的教學方法,被譏為「滿堂灌」的演講法,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展現淵博的學識,充沛的感情,學生依然可以聽得如醉如痴,獲益甚多,依然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。

    教師不論採用新的媒體教學,或仍然沿用舊的口頭講述,都要把課程內容妥善安排,擬成所謂「講綱」,上課時依序講述。我所擔任的清華大學通識教育歷史課程,每一講都用問題的形式,編成講綱,小文〈大班的歷史課,怎麼教〉(載《歷史月刊》第237期,200710月號,頁116-122。)已舉例說明,不再贅述。我把講綱印在一張A4紙上,起先是因為空白太多,才加上一點上課所用的資料。後來發現這些「資料」用於課堂教學,效果不錯,也就越加越多。一張紙不夠,擴為兩張,印在兩面,發出的講綱依然只是一張。然而,課堂閱讀的資料,卻因之增加許多,這些刻意選用的資料,如何帶領學生閱讀?學生反應如何?有何意義?似可一談。

   

        一個例子:《通鑑》中的維州事件

 

    96學年度第一學期(20079月到20081月),我擔任的「中國歷史的發展與演變(二)」課程,從東晉講到南宋,期中考試以後,每次的講綱都是正反兩面,資料較前多出不少。這些資料主要選自《資治通鑑》,取自正史的很少,講到安史之亂,就選了幾段〈長恨歌〉。另外,現代學者的論著方面,錢穆的《國史大綱》和范文瀾的《中國通史簡編》選取稍多,還有陳寅恪的卓識。

    「牛李黨爭」是一個可講可不講的題目,我決定用一點時間談談,主要是想講講李德裕,因而帶到唐代的宦官亂政根本原因。從另一方面看,也可以說是因為李德裕有一些精彩的資料可談,所以就擬了「牛李黨爭是一種怎樣的政爭?」這個小標題。當然,牛李黨爭的主要「解釋」必需交待,像是陳寅恪如何以科舉與世族來區分牛、李,而岑仲勉又如何提出「李德裕無黨」的說法等。但是,這不是我的重點;我的重點是牛李之爭中的「維州事件」,我要用這件事來帶領學生去體會、感受李德裕的內心中深刻的哀痛與憤怒。我用的資料選自《資治通鑑》,錄於下:

李德裕追論維州悉怛謀事云:「維州據高山絕頂,三面臨江,在戎虜平川之衝,是漢地入兵之路;初,河、隴並沒,唯此獨存。吐蕃潛以婦人嫁此州門者,二十年後,兩男長成,竊開壘門,引兵夜入,遂為所陷,號曰無憂城。從此得併力於西邊,更無虞於南路。憑陵近甸,旰食累朝。……臣初到西蜀,外揚國威,中緝邊備。其維州熟臣信令,空壁來歸,臣始受其降,南蠻震懾,山西八國,皆願內屬。……可減八處鎮兵,坐收千餘里舊地。……臣受降之初,指天為誓,……臣寧忍以三百餘人命棄信偷安!累表陳論,乞垂矜捨,答詔嚴切,竟令執還。體備三木,輿於竹畚,及將就路,冤叫嗚嗚,將吏對臣,無不隕涕。其部送者更為蕃帥譏誚,云既已降彼,何用送來!復以此降人戮於漢境之上,恣行殘忍,用固攜離;至乃擲其嬰孩,承以槍槊。絕忠款之路,快兇虐之情,從古已來,未有此事。雖時更一紀,而運屬千年,乞追獎忠魂,各加褒贈!」詔贈悉怛謀右衛將軍。(武宗會昌三年,843)

    先說「維州事件」是怎麼一回事,與牛僧孺、李德裕有何關係。這不是三言兩語所能交待,我想還是抄錄一段唐史學者的叙述吧。請看王仲犖在其名著《隋唐五代史》中的說明:

    太和四年(830年)正月,李宗閔引薦武昌節度使牛僧孺為宰相。同年九月,李德裕由義成節度使調任西川節度使。西川鎮成都,號稱「宰相回翔之地」,朝廷任德裕為西川節度使不可謂不重用。如果李宗閔、牛僧孺排擠李德裕,是不會讓他做這個官的。太和三年十二月,南詔攻陷成都外郭,留成都十日,及退,「大掠子女、百工數萬人及珍貨而去」(《資治通鑑》唐太和三年),致「一方殘弊」。德裕至成都,「作籌邊樓,圖蜀地形」。「乃練士卒,葺堡鄣,積糧儲以備邊,蜀人粗安」(《資治通鑑》太和四年)。德裕又「遣使詣南詔索所掠百姓,得四千人而還」。吐蕃維州(治薛城,今四川汶縣西北)守將「悉怛謀請降,盡率其眾奔成都」。德裕遣將入據維州,並奏報朝廷。文宗召百官集議。宰相牛僧孺言:「吐蕃之境,四面各萬里,失一維州,未能損其勢。比來脩好,約罷戍兵,……守信為上。彼若來責曰:『何事失信?』養馬蔚茹川(今寧夏蕭關縣葫蘆河),上平涼阪(今甘肅平涼縣),萬騎綴回中(古道路名,南起汧水河谷,北出蕭關),怒氣直辭,不三日至咸陽橋。此時西南數千里外,得百維州,何所用之」(《資治通鑑》唐太和五年)。這時唐內部問題很多,確實經不起吐蕃的大舉進攻,所以文宗接受了牛僧孺的建議,命德裕放棄維州。從此李德裕和牛僧孺之間的關係,更為緊張了。文宗怕李德裕輕啟邊釁,在太和六年(832年)的十一月,調李德裕為兵部尚書。當時西川監軍王踐言入內為樞密使,他替李德裕說話,文宗也認為放棄維州,是一個失策,不免責怪牛僧孺。牛僧孺「內不自安 」,請求外調,就在太和六年十二月,調揚州任淮南節度使。(頁203-204

    王仲犖《隋唐五代史》的這一段叙述,說明了「維州事件」的背景與經過,也指出了這件事導致牛僧孺與李德裕關係的惡化,是我們在課程講述時大可利用的內容。另外,《資治通鑑》中有一段司馬光的「臣光曰」,贊成牛僧孺的處理方式,認為「德裕所言者利也,僧孺所言者義也」,當然這與他反對王安石在西邊用兵主張有關,也可以稍加提及。不過,講述的重點還是在於這一段選用資料的講解。

    首先可以一談的是維州獨特的地理位置,既處於高山之上,三面環繞江水,可謂極其險峻,同時又屬進入漢地的要衝。當吐蕃強盛,併有河、隴之時,維州在唐人西邊國防上更是重要無比。若吐蕃控有維州,隨時得以進軍漢地,構成唐人的極大威脅。所以,維州成了唐、蕃兩強的必爭之地。其次,維州落入吐蕃之手,有著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「故事」。我用想像的方式來講述這個「故事」,我是這麼說的:「一天夜裡,母親把她的兩個兒子叫醒,問這兩個年輕人:『你們兄弟知道母親為什麼會嫁給父親嗎?』年輕人一時楞住了,想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問題,只能隨口說:『大概是有人做的媒吧!』母親說:『不對!我是為了一個使命而嫁給你們的父親。現在,我已經準備妥當,要來執行了。』年輕人問:『什麼使命?』母親答:『打開城門!我是為了打開這座城的城門,嫁給你們的父親,生下了你們兄弟。我已經聯絡好了,我們吐蕃的大軍已在門外等候,你們不要猶豫,去把城門打開吧!』」於是,維州易手。第三,李德裕到了西蜀,有一番作為,誘使吐蕃的維州守將悉怛謀向他投誠,過去附屬於吐蕃的小勢力,也跟著紛紛轉向,依附大唐。再說唐既控有維州,邊防壓力大為減輕,掌握的地區因之擴大許多。總之,唐人再度控有維州,西邊的情勢為之一變,擺脫了處處受制於人的劣勢,大可揚眉吐氣了。第四,李德裕自認為大功一件,卻得不到朝廷的肯定,非但他答應悉怛謀等人的酬獎賞賜悉遭駁回,甚至要他將這些降臣送回吐蕃處置。李德裕一再申訴,力陳不可,但朝廷的指責卻愈加嚴厲,這是牛僧孺等人的決定,李德裕必定十分氣憤。第五,李德裕只能遵守詔令,將悉怛謀等降臣送回吐蕃。他描述了極為淒慘的一幕,降臣上了刑具被送回,連吐蕃人都覺得不可思議,都沒等他們回到吐蕃國境,就用最殘酷的手法,加以殺害,例如,把小孩抛起,再用槍槊刺殺。就連唐朝的將士都看不下去,心中難過極了,無不痛哭流涕,這正如他所說,是從古以來所未有的慘事。

    我講這件事,有一個著重之點,就是當時人們心中是怎麼想的。李德裕心中怎麼想?他到了西邊,必然深感維州的重要,必然處心積慮要把它從吐蕃手中奪回。一旦悉怛謀率眾來降,唐軍順利進入維州城堡,他心中的得意可想而知。他萬萬沒有料到,朝中的牛僧孺居然建議皇帝把維州與悉怛謀等人交還吐蕃,此後事情的發展必然讓他憤怒不已。《通鑑》說:「德裕由是怨僧孺益深。」就寫出了他的「心事」,也應是牛、李之爭中,不可忽視的關鍵所在。我們還可以想想這位無名的吐蕃婦女,她是怎麼想的?不過,一點資料都沒有,一點證據都沒有,那麼我們就可以不去理會她了嗎?我們可否運用一點「想像力」,去想想這位女子的一生?這裡面包含了太多悲與喜、愛與恨的因子,可供我們去想像、去建構,它可以是一則傳奇、一篇史詩,甚至是一齣悲劇,不是嗎?此外,兩方參與這件事的將士,他們心裡怎麼想的?也可以一探。悉怛謀為什麼降唐?只是為了貪圖獎賞嗎?如果他是一個卑賤的小人,李德裕會為他這麼生氣嗎?殘殺遣返的降將降兵時,吐蕃將士心裡想到的是什麼?當然,我們應該想一想的,還有遣送悉怛謀等人的大唐軍人,他們看到慘絕人寰的這一幕,忍不住而淚流滿面之時,心中想到的是什麼?

    講完了,問學生:你們讀了這一段資料,覺得哪一件事印象最為深刻?請你們拿出一張紙,簡單寫上你們的答案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忘了系級、學號與姓名,因為這是「點名」。等同學幫忙把所有的「點名紙」收齊後,我說:有一次聽演講,是嚴耕望先生講唐代地理,我聽到了維州城門是怎麼被吐蕃人打開的故事,我還記得,當時我的汗毛都豎立了起來,想怎麼會有這樣的事!如果要我寫,我會寫這件事,你們有哪位也寫這個故事?不少學生舉起了手。

 

        學生的反饋:思考與感受

 

期末測驗前的一週,也就是最後一次上課,我說:「期末考中會有一題,要你們說說講綱中所附資料,印象最深刻或最喜歡的是哪一、二篇,你們先想一想,做點準備。」期末測驗試卷第七題的題目:「期中考以後所發講綱之中,附有為數不少的『資料』,你讀了覺得印象最深刻,或最為欣賞、喜歡的資料是哪一篇或哪些篇?請說明你的理由。再者,講綱中附有「資料」,你喜歡嗎?為什麼?。」這一班選課的同學有185位,選答「維州事件」的,有33位。或許不是最多的,但也算是多的,范文瀾關於李密的論述,學生似乎印象更深。學生怎麼寫他們的理由呢?讓我們來看看。

「應該是很多都會寫的維州事件,當然是對二十年養成間諜感到佩服,不過也是聽老師說才發現,這可以說是一個想了一輩子也想不到的大計劃。」(材料941039)這位同學相信,很多同學都會寫這件事,為什麼他會這麼覺得?可能的原因是它的故事性最強,予人印象最深刻。他又說道,只是自己看,並未看出來,聽過講述之後,才有所感覺。

「二十年的歲月,二十年的漫長等待,吐蕃竟能如此有決心、毅力,為奪城等待這麼長的時間,而那婦女也付出了她二十年的青春,就是為了開城門的那刻,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犧牲啊!」(動機9633115)這位同學清楚表述了事件中最令人感動的精神;頗能掌握要點,表達亦屬流暢。

「一個女子擁有大好青春,但為了自己的民族,被逼下嫁守門官員。每天對自己所謂的丈夫口蜜腹劍,又不可以露出任何蛛絲馬跡,每天在這種情感與壓力下生活,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與耐力。為了完成開城門一事,她甘願等二十年。等到兒子成年而進行她的任務。可悲的是她的兩個兒子,他們在唐朝長大,身邊的朋友都是唐人,從小到大不會想到自己的使命原來是背叛自己長大的國家。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,他們選了孝,雖然資料上沒講之後的事情,可是用想像力得出,在陌生的所謂吐蕃家人與背叛了的唐朝家人中間,他們可以怎樣選呢?這段資料讓我感受很深,很敬佩與同情他們為愛國精神所做的事。」(資工931561)這位同學既想到這位奇女子的處境,又想到與自己同齡的吐蕃青年,想到了他們的坎坷命運與尷尬處境,尤其是達成了母親交付的任務之後,進入一個十分陌生的環境之中,如何自處?真是令人為他們擔心啊!

「我對李德裕所說無憂城的那段描述印象非常深刻,即是吐蕃以一女子嫁給守門人,生兩男,二十年後開門的那段。當時有同學問道:『為什麼兒子要開門?』教授當時開玩笑表示:『兒子就是生來開門的。』但我覺得,為何兒子會放棄自小生長的地方,而為一個只從母親口中得知的地方效力呢?難道他們對自己自小生長的地方毫無感情?中國人對外族,或者說世界上每一個民族對外人都有『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』的想法。我想那兩個孩子從小應該受到相當大的歧視與排擠,如同美國校園發生的多起學生持槍濫射。當一個人長期被欺壓歧視,這似乎是弱者唯一發洩管道,即『毁滅』。單就清華而言,在班級中,外籍生若非活潑或長相討喜,往往受修課同學的冷落、忽視,對無利害關係的國家尚且如此,又何況是敵對數十年的中國和吐蕃呢?但我看完這份資料後,真正所想的是那兩個兒子開門後又如何呢?他們即使回到吐蕃,也不免因為生長背景而受歧視與排擠吧。利用完就丟棄,這是工具的宿命,卻也是工具的悲哀吧!」(材料9631208

這位同學想得很多,重點不是母親,而是與自己同齡的吐蕃青年。首先,他對青年的開門舉動做了解釋。「為什麼要開門?」確實是一個問題,我的回答太簡單了,簡單到好像開玩笑。這位同學認為對於非我族類的歧視與排擠,造成驅動的力量,導致了開門,進一步則難免於毁滅。我必須承認,他的解釋比我的回答深刻得多,也就是好得多。其次,他以當前生活中的事例說明他的理由,美國校園槍殺案和清華校園外籍生的處境,提供了他對歷史事件的理解,同樣的,這位同學也可以從「維州事件」的理解中,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校園的氣氛。歷史的理解很難脫離日常生活的認知,如果我們用日常生活的觀念去認識過去、批評過去,那是不對的;但是,經由過去與現在的對比,讓我們對於人世間的道理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體會,就不是不對了。這是因為,我們對於許多事情可以多想一想,而且多從「他者」的立場設想,就能夠把事情看得更清楚深入,自己的態度與處理手法也會更謹慎小心;那麼,犯錯的機會應該可以減少許多。最後,這位同學的結語也很深刻,他從兩個青年回到吐蕃的可能處境想起,想到了作為「工具」的宿命與悲哀,真是一個漂亮的論斷。我們讀歷史,一定要想想是為了什麼?做一個具有獨立判斷能力,可以自我作主的人,應該是答案之一。這讓我想起了陳寅恪以「獨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」表彰王國維學術的深義(見「清華大學王觀堂(國維)先生紀念碑」),而「獨立之精神,自由之思想」正是近代史學大師王國維、陳寅恪立下的典範,我們學習歷史之時,應該銘記在心。

學生對「維州事件」資料印象深刻,除了這位婦女開門的故事,也有提及其他地方。一位學生寫道:「他叙述到外族士兵將嬰兒上抛,然後用槍刺死那些嬰兒。這一幕,我永遠也忘不了,實在太殘忍了。孟子言:『人性本善』,這讓我不禁思考,把人命,尤其是尚在襁褓的小嬰孩,當玩具一樣,恣意的玩弄,他們還算人嗎?」(化工9532032)這位同學宛若看到了最為殘酷的一幕,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,並且作了頗為嚴厲的批判。有一位同學從宏觀的角度來想這一事件,她是這麼寫的:

「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李德裕、牛僧孺對於『維州事件』的立場與看法。李德裕辛苦經營許久,而使維州人歸順唐,使唐能握有此關鍵之地;但牛僧孺卻因唐的信用而拒絕了維州人的歸順,導致數百人慘死。這篇令我相當震撼,從大處著眼,牛僧孺的作法並沒有錯,在剛結好之際卻收留友邦之叛者,這只會使得之前的結好徒勞無功,對於唐的聲望有所損傷。但就李德裕的角度而言,他與維州人結好,辛苦說服他們歸順於唐,卻因為時間點的不對而使他們慘死,就某部分而言,他必須為此付上某些責任,而想必他也有著愧疚感。這讓我不禁思考所謂『大善』的代價竟會如此巨大。」(中文941136)這位女同學把維州事件與牛、李二人做了聯結,探討了兩人的立場與想法。表面上看,這位女同學所說似乎並無新義,但我們讀她的文字,可以感到她對人世事物的「兩難」,觸動很深,受到震撼。人世間的事,十分複雜,許多重大事件的決定,若從不同角度考量,可謂皆有其理據,後人評論孰對孰錯,至為困難。上位者並無不對的決定,往往使平民百姓受苦受難,甚至犧牲生命,真是讓人感慨不已!能夠想到這裡,其實已經進入了歷史的堂奧,看到了歷史舞台上人們的無奈與悲苦。

 

    小    結

 

第一,閱讀如不得法,許多精彩片段會從眼底溜走;聽過講解,容易留下印象。我聽嚴耕望先生講吐蕃婦人開城門的時候,已經讀過《資治通鑑》,卻一點都不記得;上文學生所說「聽了老師說才發現」,應該屬於同樣情況。所以,講解有其功用,若要發揮功效,需要一點方法,例如帶領聽者進入當時情景,甚至進入人們心中,或許就是有效的辦法。講解既是如此,閱讀何嘗不是如此。

第二,學生能否學好歷史,關鍵不在史事的重要與否,而在理解的深刻與否。一件小事情,我們想得很多,甚至有點為古人擔憂,就會想到我們身旁同類的事,就會覺得十分有趣。歷史的趣味,來自對於昔日人世事物的深刻理解,接觸了不同流品的人物,認識了他們的事跡與心情,讓我們從許多動人的往事中思考人生的問題,宛如擴大了我們的生活經驗,也讓我們知所取法。歷史的趣味是一種高貴的趣味,愈是深入,愈能體會;有所體會,才算善於學習。

第三,思考與體會是學習的方法,至為重要;思考、體會的所得,未必妥善,不必介意。大家都說,歷史是思考的學問,不是記憶的學問,那麼就應該鼓勵學生多用腦筋,多想一想。學生由於背景知識的不足,掌握信息的有限,不可能做出十分妥善的叙述,應屬正常現象,勿需苛求。但是他們已經啟動思維,而且是依據資料記載去思考、想像,就是正確的學習。老師應該盡量提供他們學習的途徑,學生練習愈多,思考愈加細密,體會愈為深刻,得到的知識也就更加充實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 本文載於《歷史月刊》第244期,20085月號,頁126-131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ofcynt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