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宣之世良吏為多—老師讀通鑑之九

文:張

 


 

 

    學生讀歷史,最實際的目的是為了考試。講到考試,就會聯想到科舉,想到這個起於隋代,盛於唐代以降,廢於清朝末年,卻多少還影響到今天的制度。這個制度,雖說起於隋代,卻不是隋代哪位人物制定,而是有其淵源。就像任何重要的制度,都有其淵源所自,都不是突然出現的。我們看到,南北朝時取用孝廉和秀才的辦法,大致上是孝廉主要試經,秀才主要對策,都是要經過「考試」。然而,這種經由考試選任官員的辦法,起源更早,東漢時左雄建議:「儒者試經學,文吏試章奏」,就是最有名的例子,凡是談到考試的論著,幾乎無有不提及此事的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漢宣勤政    治國典型

 

    東漢順帝陽嘉元年,西元132年,《資治通鑑》記載,尚書令左雄上疏,他談到:過去西漢的宣帝,認為地方官員遷調過於頻繁,老百姓不能過安定的日子;地方官員任職的時間長久一點,則百姓容易受到教化。官員做得好,就用正式的文書予以嘉勉,提升官秩,賜予獎金,朝中重要官職出缺,就讓這些官員依次任用。所以,地方官員都做得很好,老百姓的生活也得到照顧,漢代的好地方官,就數這個時代最多。左雄講這一段話,主要為了與他自己的時代作一對比。他接著說:今天,管一百里的小地方官,調動得很快,當官的人,只想到眼前,不考慮長久。一到就要有表現,殺害無辜的人,用來逞現自已的威風;弄很多錢繳上去,就表示很能幹。相反的,地方官行為端正,處處照顧百姓,被認為軟弱;做事情講求道理,依循規定,被看作沒有能力。這些會做官的人,把老百姓當仇人、盜賊般的對付,搜括財貨一點不手軟,老百姓就遭殃了。上級訪查,不問實情,看到不對的事不舉報,聽說不好的事不探查;於是一些搞些虛名的人,獲得稱譽,本本份份做事的人,受到譴責。獲得升遷的,也是這些虛名假譽的人;這樣的官員遍佈地方,老百姓的日子就很難過了。最近,天災頻傳,原因即在於此。所以,地方官一定要選用適當的人,像是清清白白的儒生,就很適宜當親民的官;還要讓表現好的,老百姓喜歡的官員,任職長久一點,並且提升官秩,賜予獎金,再予以升遷的機會。我們看到,左雄是以「漢世良吏,於玆為盛」的宣帝之時,做為仿効的對象,構思具體的改進辦法。「儒者試經學,文吏試章奏」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來的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宣帝之立    迎自民間

 

    講到漢宣帝,我們不會忘記他就是可憐的「戾太子」的孫子,不可一世的大皇帝漢武帝的曾孫。武帝晚年,發生了「巫蠱之禍」,太子含冤而死,這位「皇曾孫」出生才幾個月,就關在監獄內。管這個案子的獄吏,名字叫丙吉,他知道太子的冤屈莫名,也哀嘆皇曾孫的無辜受累,就選了一些很好的輕罪女犯人做褓姆,丙吉隔一天去探視一下。有一天,善於「望氣」的人告訴年老的武帝,長安監獄中有天子氣,武帝就下令,派人到監獄去,不論重罪輕罪,一律處死。受命的官員晚上到了監獄,丙吉拒絕開門,並且說:皇曾孫在這裡,無緣無故殺死人已經不對,何況是皇曾孫!一直捱到天亮,丙吉就是不開門。這位官員回去向武帝報告,也告發丙吉抗命。武帝聽了,說了一句:這是天意吧。好像有一些感悟,就大赦天下。我們讀到這裡,一定會想到,丙吉膽子可真不小。如果再想一想,丙吉何以敢抗命不開門?只是他的膽子很大嗎?恐怕不易解釋。我想,丙吉一定仔細的想過,「巫蠱之禍」這件事,拖了好一段時間,太子的冤屈大家越來越明白,太子一家人的可憐遭遇,也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同情。況且武帝年事已高,加上身體不好,已經不復再有當年的氣勢,就是抗命不從,大概不會有很大的危險。從另一方面想,只是聽從望氣者的話,無緣無故殺死很多人,這是不合道理的事,武帝儘管威勢極高,不可一世,卻不是一個不講道理的人。再說,這些日子,丙吉已經與這個兩天見一次面的小孩產生了感情,為了這個可愛的小孩,就是冒一次險,也是值得吧!

 

    皇曾孫離開了監獄,長大了,也娶妻了,娶的是獄卒許廣漢的女兒。這時,他得到許家和祖母史家的照顧,拜師讀書,主要讀的是《詩經》,表現很好。然而,這位年輕人也很喜歡遊玩,經常鬥雞走狗,對於民間的種種情形相當熟悉。他還跑遍了長安、馮翊、扶風一帶,有一次受困在一個鹽池中,差點走不出來。

 

    西元前47年,繼武帝為天子的昭帝死了,由外藩入繼大統的昌邑王,即位僅27天,因為行為乖張,被霍光廢掉,朝廷正在為找什麼人做皇帝而傷腦筋的時候,這位年輕人的機會來了。丙吉向霍光報告:漢武帝有一個曾孫,名字叫病已,小時曾在監獄,我奉命照應過他,後來他在民間長大,今天已經有十八、九歲了。他讀過書,通經術,身材高高的,很漂亮,行為舉止也很端正和平。請大將軍您考慮一下,再卜一卦,如果可以的話,不妨先接入宮中待候太后,再作最後的決定。霍光就與大臣商議,大家無不贊成,就向太后稟報:武帝的曾孫病己,十八歲,學過《詩經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孝經》,行為端正節儉,本性仁厚善良,可以嗣繼昭帝,奉承宗廟,即位為皇帝。太后說:可。於是派人到民間把這位皇曾孫接來,即皇帝位,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漢宣帝。我們在丙吉的建議與霍光的稟報中,看到的皇曾孫是文質彬彬的書生模樣,不見了喜好游俠,鬥雞走狗的一面,這是必然的,因為在候選的過程中,任何涉有減分效果的事,儘可能少提為妙。

 

    新皇帝即位,但新皇后是誰呢?皇曾孫不是娶許家小姐為妻了嗎?為什麼不立許氏為皇后呢?這是因為許廣漢只是獄卒,而且還是宦官,立這種家庭的小姐為皇后,不大好吧!但要重要的是,霍光有一個小女兒,還沒嫁人,公卿大臣為了討好霍光,紛紛建議皇帝娶霍小姐,再立為皇后。新皇帝就下了一道詔令:我過去有一把劍,很喜歡,不小心弄丟了,誰幫我找到,有重賞。大家一聽,懂了,就請立許氏為皇后。您看到這裡,是否和大臣們一樣,懂了呢?這把劍不是真有其物,而是一種象徵,表示新皇帝的念舊之情,不會另娶他女。這就是漢人學問之中,「屬辭比事,春秋教也」的一個例子。兩年多之後,許皇后死了,這是因為霍光的夫人買通女醫,趁皇后有病,於藥中摻毒,害死皇后。許皇后死了,新皇后會是誰呢?當然是霍家的小姐。這裡可以看到,宣帝當了皇帝,但一切權勢都握在霍光手中,去宗廟行禮的時候,霍光陪侍,乘同一輛車,宣帝覺得後面站個霍光,有「芒刺在背」之感。霍光一死,樹倒猢猻散,宣帝掌握大權,毫不客氣,把霍家勢力全部剷除,霍皇后也遭廢黜,並於多年後,自殺而死。

 

    漢宣帝親理政事,勤政愛民,任用良吏,頗為後世稱道。《資治通鑑》於宣帝地節二年,公元前68年,有一段叙述,也是漢宣帝最為人熟知的一段描述。玆錄於下:

 

 

 

    帝興於閭閻,知民事之艱難。霍光既薨,始親政事,厲精為治,五日一聽事。自丞相以下各奉職奏事,敷奏其言,考試功能。侍中、尚書功勞當遷及有異善,厚加賞賜,至于子孫,終不改易。樞機周密,品式備具,上下相安,莫有苟且之意。及拜刺史、守、相,輒親見問,觀其所由,退而考察所行以質其言,有名實不相應,必知其所以然。常稱曰:「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歎息愁恨之心者,政平訟理也。與我共此者,其唯良二千石乎!」以為太守,吏民之本,數變易不安;民知其將久,不可欺罔,乃服從其教化。故二千石有治理效,輒以璽書勉勵,增秩、賜金,或爵至關內侯;公卿缺,則選諸所表,以次用之。是以漢世良吏,於是為盛,稱中興焉。

 

 

 

    這一段叙述中,除了「敷奏其言,……莫有苟且之意。」取自《漢書.宣帝紀》,其他的文字,都採自《漢書.循吏傳序》。這段文字,我們讀來似曾相識,並不陌生,因為左雄上疏所舉漢宣帝時,良吏為多的那些話,其實就是本於班固的手筆。宣帝如何選用良吏?我們不妨舉一個例子來看看。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龔遂治郡    安民富民

 

    我們就舉龔遂吧。龔遂「以明經為官」,擔任昌邑王的老師,看到這個學生這麼不成材,不停地勸說,要他好好讀書,天天向上。可是昌邑王愛玩的本性實在改不了,即位為帝,依舊舉止荒悖,行為乖張,終為霍光所廢。這位老師因為平時一再勸諫,得以免死,但也髡為城旦,剃光了頭髮服刑。宣帝即位沒有幾年,勃海郡由於荒歉,出現許多盜賊,地方長官未能平定。宣帝想要改派一位能幹的人去治理,有人推薦龔遂。宣帝派任之前,總是要「輒親見問,觀其所由」,就是親自召見,詢問慰勉一番。宣帝見到龔遂,是一個七十幾歲的老人,個子矮矮的,長相一點都不起眼,覺得跟自已的預期相去甚遠,很是失望。就隨口問問:勃海這個地方動亂不安,我很擔心,你去了,用什麼方法平定盜賊啊?龔遂回答:勃海離京師很遠,沒有受到皇帝的感化,當地百姓因為吃不飽穿不暖,地方長官又不好好照顧,所以,明明是陛下的好百姓,也拿著陛下的刀槍,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。今天陛下派我去,是要壓制他們呢?還是要安頓他們呢?宣帝一聽,愣了一下,沒想到他居然反問起我來。聽聽他講的話,話中有話,把我口中的盜賊講成沒有受到照顧的好百姓,這個觀點很不錯啊!心中很高興,也打起精神,好好談談。於是說:我選派有能力的好官,當然是要安頓百姓,你有什麼想法呢?龔遂說:我認為,治理紊亂的地方,就像整理紊亂的繩子,不能急;一定要慢慢來,只有慢慢來,按部就班,才能收到成效。我希望丞相、御史這些朝廷大官,不要用一些固定的法條來限制我,讓我可以便宜從事,也就是按照我的想法來做事。宣帝答應了,還增加了一些黃金等賞賜。

 

    龔遂到了勃海邊界,地方聽到新太守到了,派兵迎接,龔遂就叫他們都回去。新太守寫信給屬下各縣,要點是:停止追捕盜賊,罷去負責追捕盜賊的人員;凡是拿著鉤、鐮等農具的,都是好百姓,我們不須管,只有手拿武器的才是盜賊。龔遂婉謝了護送的好意,自己一輛車子就到了郡府。地方上的盜賊,聽到新太守龔遂所下的命令,紛紛丟棄武器,拿起鉤、鐮等農具,很快就解散了,地方上恢復了平靜,人民的生活也就安定下來。龔遂進一步打開官府的糧倉,貸放給貧民,又挑選一些品行良好的人為吏,以照顧百姓。龔遂覺得勃海這個地方過去屬於齊國,風俗奢侈,人民喜歡作生意賺錢,不喜歡到田裡耕種,一方面提倡節儉,一方面勸百姓種田植桑。龔遂還有很具體的規定:每一個人,要植一株榆樹,種一百棵菜,五十棵葱,一畦韭菜;一家要養三頭母豬,五隻雞。人民身上有帶著刀劍的,龔遂就叫他們賣掉劍去買牛,賣掉刀去買小牛。龔遂看到還有人佩帶刀劍,總是說:幹嘛把大牛小牛掛在身上!春天、夏天,就要百姓到田裡去耕種,秋天、冬天就要大家做好收成和貯藏的事。龔遂到各處查看,各地都有畜積,人民生活很安定,訴訟的事也就很少了。

 

    過了幾年,宣帝徵召龔遂回朝廷。手下王生要跟去,其他人都說,王生平常喜歡喝酒,有時喝得爛醉,不要他去。龔遂不忍心,就答應王生了。到了京師,王生還是天天喝酒,什麼事都不做。等到龔遂要進宮中報告了,醉醺醺的王生從後面追上來,大聲喊著:請大人等一等,我有話要說。龔遂問:你要說什麼呢?王生說:天子一定問你,你是如何治理勃海的;這時候,你不可以自顧自的講你做了那些事情,你最好是說,勃海人民能有今天的安定生活,這都是聖主的恩德,不是我小臣的力量。龔遂進宮,宣帝果當問道:你是怎麼治理勃海的?龔遂就照著王生的建議回答。宣帝聽了,很稱讚,說你很知道謙退,不誇耀自已的功勞,還笑著說:是什麼聰明人教你的嗎?龔遂趨前地答道:這確實不是自已想到的,而是手下的王生教的。宣帝很高興,但考慮到龔遂的年紀太大了,不適合再擔任重要職務,就拜龔遂為水衡都尉,還將王生派為水衡丞。水衡都尉的主要職務是管理皇室禁苑、宮館,並為宗廟祭祀提供犧牲,事情不多,宣帝很重視,還是一件美差,龔遂卒於任內。

 

    這裡所說龔遂到勃海當太守,以及他的治理與結局,是採自《漢書.循吏傳》中的〈龔遂傳〉。《通鑑》卷25摘錄了大部份,寫成有關龔遂在勃海的治績。《通鑑》的叙述中,有哪些未予選取的呢?不妨作一點對讀,我們看到,有幾個地方未加選錄。宣帝召見龔遂,見其人「形貌短小,不副所聞,心內輕焉」,聽到他的回答,「甚悅」,這是其一。龔遂要百姓種樹種菜,養豬養雞,這是有的;詳細的規定,一人種多少樹與菜,一家養多少豬與雞,則未記。胡三省覺得不記太可惜,就利用作注的機會補了進來,這是其二。春天、夏天要人們去田裡耕種,秋天、冬天要大家做好收成與貯藏的事,《通鑑》未記,這是其三。最後關於王生的這一大段,均未見於《通鑑》,這是其四。最後的一大段,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,《通鑑》編著者,很可能只是考量篇幅的限制,無法選錄。但對我們讀者來說,沒能看到這個故事,多少有點遺憾。這個故事裡的漢宣帝,已不是一個理想的典型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大皇帝,也有他人性中脆弱的一面,喜歡聽些諂媚、阿諛的話。明白了這一點,可以讓我們對於像是漢宣帝這樣的歷史人物,有了深刻的、全面的瞭解。我多次提及,閱讀《通鑑》,不能只讀《通鑑》,最好還是要與正史對讀,我們多讀了一些典籍的記載,就會發現這些事情真是有趣、真是好玩。此外,還可以讓我們對於人世的道理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循良之吏    古今同欽

 

    班固在《漢書.循吏傳序》中,說明這些循吏都是「儒者」,但也通曉世間的事務,對於治理地方的一些規定、律令,都很熟悉。但做起事來,總是會從情、理上考量,績效很好,很受到天子的器重。我們也可以看到,這些所謂「循吏」,不但受到儒家經典的薰陶,也有很好的辦事能力,所做所為,無不是著眼於民生的疾苦,為人民百姓謀福利。班固在這篇序文的最後,舉出宣帝時循吏的代表人物:王成、黃覇、朱邑、龔遂、召信臣,說他們「擔任地方官的時候,人民得到照顧,生活富足,他們離開了,人民很懷念他們;他們在有生之年,受到大家的禮敬,過世之後,地方百姓還會建祠祭祀,可以說得上是很有風采的謙讓君子啊!」讀到這裡,讓我們想到,遙遠的漢宣帝時代,有著這麼一些為百姓做事的良吏,就是我們今天,何嘗沒有呢?李國鼎、孫運璿為首的一批官員,一心一意為社會、為人民,做了這麼多讓台灣經濟迅速發展的重要工作。他們的勤奮與清廉,他們謙讓君子的風采,同樣令人懷念與感動。我們多麼希望,今後的政府官員,也都是心中常念民生疾苦,能為百姓解決問題、謀取福利,而不是只為自已爭名逐利,也能讓人頷首稱讚,說一句「他們都是很有風采的謙讓君子啊」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rofcynt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